「洋書 > REFERENCE & LANGUAGE」の商品をご紹介します。

華人社會與文化(増訂版)【電子書籍】[ 方麗娜 ]

【電子書籍なら、スマホ・パソコンの無料アプリで今すぐ読める!】華人社會與文化(増訂版)【電子書籍】[ 方麗娜 ]

<p><strong>叢書簡介</strong></p> <ul> <li><strong>「對外華語文教學研究叢書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Series」</strong></li> </ul> <p>策劃:董鵬程先生/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祕書長</p> <p>主編:柯華?教授/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所長</p> <ul> <li><strong>全球華語文教師的最佳指導書</strong></li> </ul> <p>本叢書集結台灣數十位優秀華語文學者專家費時二年完成,充分展現台灣優質華語文教學實力。編選主題涵蓋華語研究和實務教學,其中有以議題為軸的如華語語音教學、教材分級考量、華語評量以及整合各層面為經緯的教科書如華語文的教與學、兒童華語教學、漢語?讀的心理與教學等,是一套系統而完備的華語文教學研究最佳叢書。</p> <p><strong>本書簡介</strong></p> <p><strong>華人社會與文化</strong></p> <p>本書從對外華語文教學的角度介紹華人社會與文化,?容涵蓋:?史與地理、物質與科技、制度與風俗、思想與觀念等等,祈能有助於華語教師處理有關華人社會與文化的問題,進而?助外國學習者認識、理解和欣賞中華文化。増訂版中也加上一些外語教學中對文化的相關規定與研究,以及實務導向的文化教學?容。</p> <p><strong>作者介紹</strong></p> <p><strong>方麗娜</strong></p> <p>臺南縣人,中國文化大學教授。專長:漢語字詞教學、華語文教材教法。經?: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、語文教學中心主任,教育部國語會常委兼華語組主任、美國夏威夷大學訪問學者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客座。</p> <p><strong>目?</strong></p> <p>増訂版序</p> <p>推薦序 曾志朗</p> <p>叢書序之一──?起 董鵬程</p> <p>叢書序之二──編者序 柯華?</p> <p>自序</p> <p>表圖目?</p> <p><strong>第一章 緒論</strong></p> <p>第一節 社會文化的定義與?涵</p> <p>1.1.1 社會的定義</p> <p>1.1.2 文化的定義</p> <p>1.1.3 社會文化的意涵</p> <p>第二節 社會文化的傳播、變遷與融合</p> <p>1.2.1 文化的傳播</p> <p>1.2.2 文化的變遷 .</p> <p>1.2.3 文化的融合</p> <p>第三節 中華文化的起源、分布與核心</p> <p>1.3.1 華人社會的定義</p> <p>1.3.2 中華文化的開展</p> <p>1.3.3 中華文化的轉折</p> <p>1.3.4 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</p> <p>1.3.5 華人文化的概念</p> <p><strong>第二章 ?史與地理篇</strong></p> <p>第一節 中國?史</p> <p>2.1.1 「中國」的由來</p> <p>2.1.2 「中國」的別稱</p> <p>2.1.3 重要?史人物</p> <p>第二節 中國地理</p> <p>2.2.1 自然地理</p> <p>2.2.2 人文地理</p> <p><strong>第三章 物質與科技篇</strong></p> <p>第一節 食衣住行</p> <p>3.1.1 飲食</p> <p>3.1.2 穿著</p> <p>3.1.3 建築</p> <p>3.1.4 交通</p> <p>第二節 中國科技</p> <p>3.2.1 天文與?法</p> <p>3.2.2 風水與占卜</p> <p>3.2.3 中國醫學</p> <p>3.2.4 四大發明</p> <p>3.2.5 文房四寶</p> <p><strong>第四章 制度與風俗篇</strong></p> <p>第一節 典章制度</p> <p>4.1.1 政治</p> <p>4.1.2 經濟</p> <p>4.1.3 教育</p> <p>4.1.4 考試</p> <p>第二節 典籍與圖書</p> <p>4.2.1 經部圖書</p> <p>4.2.2 史部圖書</p> <p>4.2.3 子部圖書</p> <p>4.2.4 集部圖書</p> <p>第三節 美學藝術</p> <p>4.3.1 書法</p> <p>4.3.2 繪畫</p> <p>4.3.3 音樂</p> <p>4.3.4 戲曲</p> <p>4.3.5 武術</p> <p>4.3.6 中國雜技</p> <p>4.3.7 中國結</p> <p>第四節 節慶與民俗活動</p> <p>4.4.1 春節</p> <p>4.4.2 元宵節</p> <p>4.4.3 清明節</p> <p>4.4.4 端午節</p> <p>4.4.5 七夕</p> <p>4.4.6 中元節</p> <p>4.4.7 中秋節</p> <p>4.4.8 重陽節</p> <p>4.4.9 冬至</p> <p>4.4.10 除夕</p> <p><strong>第五章 思想與觀念篇</strong> .</p> <p>第一節 哲學思想</p> <p>5.1.1 儒家思想</p> <p>5.1.2 墨家思想</p> <p>5.1.3 法家思想</p> <p>5.1.4 道家思想</p> <p>第二節 宗教信仰</p> <p>5.2.1 佛教</p> <p>5.2.2 道教</p> <p>5.2.3 一貫道</p> <p>5.2.4 民間信仰</p> <p>第三節 思想意識</p> <p>5.3.1 價?觀念</p> <p>5.3.2 思維方式</p> <p><strong>第六章 華人社會文化與對外華語文教學</strong></p> <p>第一節 跨文化溝通與華語文教學</p> <p>6.1.1 跨文化溝通的意義及其重要性</p> <p>6.1.2 培養跨文化溝通能力的必要性</p> <p>第二節 中華文化與對外華語文教學</p> <p>6.2.1 對外華語文教學中的文化體系</p> <p>6.2.2 對外華語文教學中的文化分類</p> <p>第三節 如何處理對外華語文教學中的文化問題</p> <p>6.3.1 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結合</p> <p>6.3.2 與學生的華語文能力結合</p> <p>6.3.3 與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結合</p> <p>6.3.4 與跨文化對比分析相結合</p> <p>6.3.5 姓氏的跨文化比較</p> <p>第四節 對外華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文化素養</p> <p>6.4.1. 具備中國文化知識</p> <p>6.4.2. 具備對比文化知識</p> <p>6.4.3 具備跨文化教學的能力</p> <p>第五節 華人社會與文化教學舉例</p> <p>6.5.1 文化教學的有效方法</p> <p>6.5.2 古典詩詞的教學?明</p> <p>6.5.3 古典詩詞的選擇原則</p> <p>6.5.4 古典詩詞的教學建議</p> <p><strong>參考文獻</strong></p>画面が切り替わりますので、しばらくお待ち下さい。 ※ご購入は、楽天kobo商品ページからお願いします。※切り替わらない場合は、こちら をクリックして下さい。 ※このページからは注文できません。

1091 円 (税込 / 送料込)